隨著疫情影響不斷擴散,讓本已處于下行通道的中國家電業措手不及。全行業發展受限,短期資金壓力增大。企業紛紛上下求索意圖尋求解決之道。與此同時,宅經濟的到來,無疑讓行業窺見一絲復燃的苗頭,積極應對生活家電使用痛點的集中爆發,企業也在關鍵時刻拿出自己的拳頭產品,意圖實現疫前水平。
一方面,企業主導的家電產品逐漸呈現出"健康升級"的趨勢,專業級健康家電層出不窮。但另一方面,家電行業中的每家企業基本都擁有長長的產業鏈,既牽扯到工廠、物流,也涉及到電商和線上營銷。這場疫情影響了行業中的每一個環節,尤其線下家電渠道可謂門可羅雀。在此背景下,包括惠而浦中國、格蘭仕、萬和電氣等在內的家電企業均透露了近期發力線上渠道的舉措。
從線下向線上融合突圍,似乎已成顯性趨勢。根據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《2019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》顯示,2019年,我國線上渠道家電產品零售額就已達到3668億元,同比增長11.6%。線上零售額占整體家電市場零售額的比重也進一步擴大,全年占比達到41.17%。其中,在線上擁有強大資源的京東、蘇寧易購、天貓位列家電零售渠道前三強,京東以22.39%的占比占據第一位。
(圖源:《2019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》)
今年,零售渠道持續向線上轉移。《報告》預測,2020年我國家電市場規模與2019年相比將基本持平或略有下滑,但線上銷售將持續增長,線上零售額全年占比將達到50%。產業觀察家洪仕斌認為,"線上渠道原本就是未來家電的主要銷售渠道,在物流高速公路、互聯網高速公路、支付高速公路綜合推動下,個人的消費能力與平臺能力被打通。而疫情的倒逼,進一步加速了線上消費模式的形成。"
特別是這次疫情帶來的線下停擺,讓實體門店銷售職能缺失。由此帶來的巨大沖擊,讓廠商選擇線上渠道或將有利止損,減少線下成本負累,企業資金靈活調轉。對此,京東似乎早已預見,作為最早布局線上家電市場的電商平臺,渠道優勢顯而易見,同時線下體驗也在不斷延伸,在超級體驗店和家電專賣店的雙重加持下,線下重體驗、銷售走線上的電商思維模式已率先形成。
同時疫情期間的"宅經濟"讓電商優勢不斷放大。相較于線下的技術壁壘,電商大數據可以對消費者的需求精準把控。疫情期間,除菌健康類家電銷量暴漲,電商平臺運用強大的數據分析采集能力,在特殊時期,將前端數據與廠商合作共享,及時調配精準投放。像京東這類集采銷、配送、售后為一體的自營化管理平臺,更能及時把握消費動向,快速調配、高效滿足,促成線上市場加速增長。
未來,電商平臺在各種創新優勢加持下,更能以用戶思維明需求、斷趨勢,加快家電市場產品更替,帶動強大的經濟增長。可以說,疫情之后,家電產業,后市可期。
免責聲明: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依據。
營業執照公示信息
關注
麥當勞肯德基掀起打折促銷潮 背后的真相是什么
天津雅迪召回TDT1126Z型電動車 腳踏間隙不合理怎么回事
科創板上市的芯海科技賄賂地方官員獲取政策補貼 凈利潤疑似“參水”
海南免稅店有多便宜 一臺iPhone便宜2000多 每人限購4件